2025-05-19 11:36:59
这两年人工智能这股热潮,几乎蔓延到了各行各业,连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都坐不住了。别看这家公司过去是靠卖白菜价打天下的,但现在它也开始认真琢磨,怎么让 AI 来帮大家买东西了。讲真的,我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点惊讶,毕竟大家印象里的沃尔玛,不就是一家堆满货架、人挤人的超市嘛。结果现在它居然在计划用 AI 来重新定义“买东西”这件事,想想还挺有意思的。
其实沃尔玛早几年就开始琢磨数字化了,从搞线上购物到自助结账,再到仓库自动分拣,算是一直紧跟潮流。但这次他们搞的 AI 项目,明显比以前更激进。官方的说法是,未来消费者可能根本不用亲自去逛货架或者点购物车了,AI 能根据你的喜好、日常习惯、购物记录,甚至天气、节假日和你的饮食计划,自动帮你下单。就比如你上周买了咖啡豆,这周差不多快没了,AI 就能自动给你补货;或者看你最近老买速食,AI 说不定还能提醒你要注意健康,给你推荐点低卡有机食品。
有意思的是,沃尔玛为了这套 AI 系统,还在幕后搞了不少大动作。比如他们在自家的数据中心里布置了大量算力,开始分析用户消费习惯的各种细节,什么时间爱买零食、换季喜欢添衣、双十一期间疯狂囤卫生纸这种小数据,AI 都能一清二楚。更离谱的是,他们打算把这些 AI 能力开放到手机 App 和智能语音助手里,试想一下,以后你回家对着智能音箱说句“我想吃火锅”,AI 就能直接给你配好牛肉、虾滑、蔬菜拼盘、锅底调料一键下单送上门,完全不用自己挑挑选选。说真的,这样的生活,感觉既方便又有点懒癌晚期。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听上去挺酷,但 AI 帮我们买东西这事,也不是没有争议。首先一个问题,就是隐私。毕竟要让 AI 了解你的口味偏好、消费习惯,得先把你的购物记录、浏览记录、甚至位置数据都打包上传分析。这对很多人来说,还是挺让人焦虑的。讲真的,我自己有时候买个小零食都不太想被人知道,更别说让 AI 全天候盯着我喜欢什么、常吃什么、家里几口人、买菜频率了。再有一个就是,AI 推荐归推荐,万一系统出点小 Bug,给你下单了几十瓶酱油怎么办?或者你只是想尝个新口味,AI 却认定你爱上了它,天天给你买,估计也是个麻烦事。
不过,沃尔玛好像也早想到这些问题了。他们在测试阶段就把用户体验和容错机制放在了优先级很高的位置,比如用户随时可以取消或者修改 AI 下的订单,甚至可以设定偏好和禁忌列表,比如“我不吃香菜”“家里不喝碳酸饮料”这种,AI 都会避开。同时,AI 还会学着看用户的反馈,比如你对上一次购物体验打了低分,或者退了货,它就会调整算法,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。说实话,这一点我觉得还挺贴心的,起码比那些死板的购物推荐系统强多了。
讲到这里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其实沃尔玛搞这套 AI 购物背后,还有个很现实的商业逻辑。就是未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谁都不愿意在超市货架前挑半天了,能动动嘴、点点手机就把家里一周的菜、日用品、宠物粮、甚至药品全搞定,自然成了趋势。而且 AI 能根据你的消费能力、饮食健康状况、优惠活动实时给你配方案,既省钱又省心。对沃尔玛来说,这不仅能提升用户黏性,还能顺带卖更多自营品牌和清库存的滞销货,简直是双赢。
总之,沃尔玛这波 AI 布局,虽然现在还处在试水阶段,但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主流购物方式之一。想象一下,以后买东西都不用操心,AI 每天帮你管好冰箱和家里的库存,什么时候缺什么都心里有数,还能根据你的饮食计划搭配菜单,说实话,确实挺香的。当然前提是,这玩意儿别太管得太宽,不然搞得家里连吃顿薯片都被 AI 提醒不健康,那生活可就太没意思了。到时候,估计大家也得学着和 AI 保持点距离,啥都自动化了,人自己还能做点啥呢?这事儿,咱们拭目以待吧。